世界青光眼周——關注眼健康,國際奧比斯助力青光眼防治工作
青光眼——全球第一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
青光眼是一種常見的眼部疾病,常被稱為“視神經損傷性疾病”。它通常與眼內壓力升高有關。當眼內液體不能正常流動時,眼內壓力就會升高,壓迫視神經并導致其損傷,進而影響視力,甚至可能導致失明。青光眼并沒有很多的癥狀,特別是在早期,這使得大部分的患者都沒有意識到自己患上了這種疾病,甚至在癥狀出現之前就可能已經發生了視力損失。
青光眼發病機制示意圖
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字,青光眼是全球第二位的致盲眼病,僅次于白內障,也是全球第一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,目前全球約有近8000萬青光眼患者,青光眼也成為世界范圍內第一大不可逆性致盲眼病。
青光眼的類型
青光眼通常被分為兩種類型:開角型青光眼和閉角型青光眼。
開角型青光眼是最常見的類型,通常會逐漸發展,但癥狀不明顯。該類型的患者可能會在視野邊緣出現黑點、白點或陰影。這些癥狀可能會逐漸惡化,但可能不會引起明顯的疼痛或視力損失。
閉角型青光眼則可能會在短時間內發作,癥狀包括劇烈的眼痛、頭痛、惡心和視力模糊。
青光眼對人眼所見物體的影響示意圖
青光眼的治療
青光眼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、激光治療和手術等,而治療的方法也因個體而異。藥物治療通常是治療開角型青光眼的首選方法,可以通過口服或滴眼液的方式來控制眼內壓力;手術或激光治療可以在藥物治療無效或不可行的情況下使用。
雖然青光眼是一種不可逆的眼病,但通過及早發現和治療,可以控制青光眼的發展。因此,預防青光眼的最佳方法是定期接受眼科檢查,尤其是有家族史、年齡超過40歲、高度近視或有其他眼部疾病的風險因素。此外,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包括健康飲食、適度運動、戒煙和避免過度飲酒,也有助于預防青光眼的發生。
世界青光眼日
2023年3月12日至18日是“世界青光眼周”。作為全球知名防盲公益組織,國際奧比斯呼吁全社會加強公眾對青光眼的認知,通過知識宣傳、倡導高危人群定期檢查等措施,讓更多的人能夠及早發現并治療青光眼,以避免進一步的視力損害。
自2020年以來,國際奧比斯在參天公司等愛心企業的企業社會責任CSR項目大力支持下,通過自身開發的公益性線上眼科教育和培訓平臺Cybersight,使全球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、越南、印度以及非洲的一些國家的眼科專業人士,特別是眼科住院醫師,在新冠疫情流行期間,仍然可以通過該遠程公益在線培訓平臺,繼續進行青光眼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,不斷提高自身的青光眼的預防和治療能力。
疫情期間,該遠程公益在線培訓平臺發揮巨大作用。在中國,國際奧比斯還進行全套青光眼教學課程的漢化工作,其中包括5門免費的中文青光眼培訓課程,開展了16次中文公益線上研討會和手術講座,積極地支持了我國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青光眼方面防治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