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分養生重在調和,天山雪蓮通補兼顧溫和滋養
《春秋繁露》有云:“春分者,陰陽相半也,故晝夜均而寒暑平。”春分之時,晝夜等長,陰陽各半。在春夏養陽的基礎之上,由于春分既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,也平分了晝夜與寒暑,是以此時保健養生應注意保持人體內部的陰陽平衡,講求“平和”,以和為貴,以平為期。
春季氣候變化無常,陽氣漸升,陰氣漸消,外部環境易導致人體內部陰陽失衡,從而出現各種疾病。中醫認為,調養飲食、起居、運動、穿衣等方面都可以幫助維護人體內部陰陽平衡。
春分屬仲春之時,春屬木,與肝相應,故春季養陽,重在養肝。仲春時節,人體肝氣旺、腎氣微,飲食方面應注意助腎補肝,健脾和胃,協調膳食平衡。例如食用寒性食物時,可佐以溫性調料,減輕食材的寒性,“寒熱”搭配可使陰陽互制互助,避免陰陽失調的發生。春日食春芽,春分時節可多食香椿、蒜苗、春筍、韭菜等新鮮嫩芽,同時也要注意助益脾氣,少酸增甘,食用山藥、木瓜等甘味之物滋補脾胃。
與此同時,春季雨水增多,自然界中濕邪盛行,寒濕之邪可乘風邪輕揚開泄之力侵入人體,擾亂體內陰陽平衡,進而影響人體健康。為防止寒濕之邪侵入人體,建議大家不妨食用天山雪蓮,以達到祛風勝濕、補陰益陽的養生目的。作為《中國藥典》中唯一收錄的雪蓮品種,天山雪蓮性溫而不燥、味微苦,入肝、脾、腎三經,具有溫腎助陽、散寒除濕、通經活血等功效,千百年來被盛譽為“百草之王”。天山雪蓮“通”在能祛寒除濕、通經活血,令氣血經絡凝滯處暢通;“補”在能溫腎助陽、補陰益陽,令人體內部陰陽平衡,是中藥材中通補兼顧的集大成者。另外,天山雪蓮可通過溫腎陽、助氣化的溫和方式濡養脾胃,恢復其正常運化水濕與積滯的功能,健脾祛濕,適合春季養脾養陽食用。
《黃帝內經》有言:“春三月,此謂發陳……夜臥早起,廣步于庭,被發緩形,以使志生。”春分之后白晝漸長,黑夜漸短,因此春分起居提倡“夜臥早起”,保持充足的睡眠,利于肝氣的升發,養氣除疲;春季也是陽氣升發的季節,此時進行爬山、散步等適量溫和的運動有助于人體氣血通暢、肝氣疏泄,在強身健體的同時,達到養肝養陽的目的;除此之外,春分時節易肝陽上亢,肝臟疏泄功能失調易導致情緒劇烈波動,是以我們平時要做到心平氣和,調節情志,以保障肝氣順暢,從而使得體內陰陽氣血平和,順應春分“陰陽平衡”的特點,身體自然安康。
“春不減衣,秋不戴帽”,值得一提的是,春分時節雖然氣候已經回暖,但春寒時作,建議大家日常穿衣應堅持下厚上薄的原則,不要過早地減掉冬衣,注意防寒保暖,尤其是老人、小孩等體弱人群,更應謹防風邪侵襲影響身體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