燙傷、無證“狂飆”,熱瑪吉還好嗎?
“顏值經濟”盛行的當下,輕醫美儼然成為愛美人士不可或缺的變美方式。同時,從多方面行業數據觀察,輕醫美項目已成為醫美機構主要收入來源構成,而醫美機構的宣傳重點必然放在優勢項目上,在這樣的背景之下,迎合醫美消費者的喜好,加之多渠道的強勢宣傳,“炒熱”一個輕醫美項目單品,已不再是難事。
2023年2月13日,新氧數據顏究院《2022年光電醫美行業消費趨勢報告》顯示,90后、00后不僅對美白嫩膚、減肥塑形光電醫美項目喜愛有加,還對緊致抗衰光電醫美項目熱愛非常。
從皮膚美容類光電醫美項目占比綜合來看,2022年,緊致抗衰、美白嫩膚GMV占比遠遠高于其它項目,其中,緊致抗衰光電醫美項目GMV占比為39.97%,美白嫩膚光電醫美項目GMV占比為32.23%,與緊致抗衰項目有一定差距。可見,緊致抗衰項目的“吸金能力”高于美白嫩膚。
數據來源:新氧數據顏究院
安全先行,警惕違規高風險醫美項目
隨著市場的抗衰概念普及教育和醫美消費者對抗衰的日益重視,醫美抗衰項目豐富性空前,同時也加速了市場的淘汰速度,據一位醫美業內人士透露,“市場上現在可供選擇的抗衰項目很多,主流的項目價格相差也不是特別大,通常一個火爆的新項目出來之后,老項目明顯咨詢量就下降很多,客戶大多會對比效果、安全性、舒適度,比較看重操作醫生。”
然而,在抗衰市場火熱的背后,在消費者難以觸達的信息角落,假貨、燙傷、違規操作等問題頻發。列舉在消費者投訴反饋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項目,比如超聲刀、熱瑪吉。
超聲刀因其能量較大,對人體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損傷,至今仍未通過NMPA(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)的認證,所有在國內開展超聲刀治療的都屬于違法違規行為。事實上,因為缺少監管,絕大部分聲稱持有超聲刀設備的機構操作的都是假貨。
值得一提的是,第五代熱瑪吉同樣尚未獲得NMPA批準上市。根據我國《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》,未獲準注冊的醫療器械產品,不得生產、進口、銷售和使用。
如今市面上常見的熱瑪吉項目多為第四代和第五代熱瑪吉,2015年,第四代熱瑪吉正式獲得NMPA批準并使用至今,而第五代熱瑪吉遲遲未獲批,業內人士猜測,可能跟歷史消費者多起投訴燙傷的市場反饋不無關系。
根據中國美容整形協會發布的“2021年第12期輿情簡報”中顯示,“熱瑪吉燙傷”出現在簡報第五部分“醫療美容不良事件影響面較廣、傳播量較大”的風險事件提示中。
數據來源:中國美容整形協會
事實上,中國美容整形協會發布的多期“醫療美容輿情報告”中進行風險提示時均提及了熱瑪吉。熱瑪吉曾因假貨設備、水貨假貨治療頭、不良反應、毀容等負面事件集中,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。在不良事件相關的醫療服務或產品中,熱瑪吉的相關負面報道始終排在首位。
在社交媒體平臺上,關于“熱瑪吉燙傷”的筆記也不在少數,多與假貨、醫師操作不當有關,想變美反遭“毀容”,不僅影響了被燙傷求美者身心健康,也給她們的生活造成不便。
圖源:小紅書
從相關被燙傷求美者的筆記中發現,即便是正品設備、治療頭,機構也具備醫療資質,醫師的操作質量卻無從把控,能量過大或者未貼合皮膚等原因,都可能造成燙傷,帶來皮膚起水泡、紅腫、結痂甚至留疤等嚴重不良反應。
理性種草,輕醫美也需做足功課
2009年,第一代熱瑪吉正式獲批進入中國市場。早期的熱瑪吉由于需要全麻才能操作,對醫生的操作要求比較高,并且容易造成燙傷,嘗試的求美者并不多。此后經過幾代的產品迭代升級,疼痛感減輕,皮膚表面麻醉即可操作,才逐漸被人們接受,走進大眾的視野。
體驗過四代、五代熱瑪吉的求美者反饋中,最直觀的評價就是痛感強烈,即使熱瑪吉操作前需要敷表麻,但從社交媒體平臺上來看,仍有很多“哭著打完”的體驗筆記,很多求美者堅信“疼即有效,為了美再疼也忍了”。也有部分求美者反映,“疼是真的疼,抗衰效果因人而異,沒有宣傳的那么明顯”。
圖源:小紅書
據相關介紹稱,熱瑪吉屬于無創抗衰射頻項目,不需要手術,也不需要注射,通過高頻能量加熱富含膠原蛋白的皮膚深層,熱效應會使膠原蛋白收縮,同時刺激新的膠原蛋白生長,從而實現緊致肌膚,減少皮膚皺紋,改善皮膚外觀的效果。
圖源:熱瑪吉官網
即使負面不斷、體驗感差,熱瑪吉入局國內抗衰市場10余年卻仍有余溫,這還需要歸功于熱瑪吉的強力營銷手段。近些年,明星、網紅等開始扎堆為熱瑪吉站臺,鐘欣潼、林心如先后成為熱瑪吉代言人,伊能靜、虞書欣、黃子韜、鐘麗緹等也都曾在公開場合推薦過熱瑪吉。有分析稱,在熱瑪吉前期蓄水期間,借助明星背書是其最大的利器。
同時,在社交媒體平臺的加持之下,熱瑪吉的營銷內容被鋪設到了互聯網的每一個角落,醫美消費者接觸到的大部分信息都是為其背書、宣傳其抗衰療效,從而忽略了警示的聲音,讓違規操作、超范圍經營、假貨設備治療頭等黑醫美鉆了空子,也對熱瑪吉燙傷風險、未獲準經營的情況沒有認知。
拒絕“擦邊球”,合規經營才有發展機會
據報道,關于“第五代熱瑪吉”有兩種說法。一種說法稱其未通過藥監局審批,儀器不具備在國內銷售、宣傳的資格。另一種說法稱,按照食藥監辦械管〔2013〕31號通知等內容,不用于醫療目的的射頻皮膚美容儀不再作為醫療器械管理的產品,“第五代熱瑪吉”按“皮膚美容儀”品類納稅。
從醫療器械相關領域的法律意見來看,根據《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》,達到界定原則的射頻美容儀也被歸為醫療器械,同樣需要通過藥監局審批。
在確保熱瑪吉設備、治療頭以及機構都能通過官方認證的情況下,之所以還會出現燙傷的情況,究其原因在于熱瑪吉的操作十分考驗醫生經驗。有經驗的醫生會根據求美者的面部組織量、衰老程度、皮膚狀態等情況不同來分配熱瑪吉的能量。因此,從熱瑪吉對操作專業性有較高要求以及其治療風險程度來看,很難將熱瑪吉簡單歸類為“不用于醫療目的的射頻皮膚美容儀”,獲準經營可能是懸在第五代熱瑪吉面前最緊迫的問題,合規經營是發展的前提。
醫美的本質是醫療,而市場的本質是逐利,兩者的相互作用下,讓醫美賦予求美者極大變美空間的同時,也給求美者出了不少難題,許多隱藏的“扣分點”不做足功課便難以被發現。規范的醫美環境不僅需要監管力量的強介入,更需要醫美行業內每一個“因子”的聯合守護,讓醫美回歸美,讓醫美消費者享受合理的規范化治療和服務。